第203章 文明起源,概念系统,一字曰轻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什么是文明?

《易传·乾·文言》曰:“见龙在田,天下文明。”

《尚书·舜典》:“濬哲文明,温恭允塞。” 唐人孔颖达注疏曰:“经天纬地曰文,照临四方曰明。”

现代社会则将文明定义为: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,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、符合人类精神追求、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、发明创造的总和。

若是再细分一下:现代人认识的文明,大致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。

其中物质文明,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。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。

而精神文明,则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,所生成的知识技术,思想道德,文化传统的总和。表现为人类智慧的的进步。

物质文明的性质基本上为生产方式所决定,精神文明则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文明的性质影响。

而在姜典看来,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说法,只是现代人基于研究讨论的需要,人为提出的划分。

在真实的世界中,这二者并没有这么泾渭分明。

实际上,它们都寄托于“人”以及由人构成的组织团体这一主体之上。

并且处在紧密交织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难分彼此的混同一体状态。

要想弄清楚文明是什么,必须上溯源头,从文明最初的起源和诞生处寻找。

而关于文明的起源和诞生,存在多种理论。

有人认为起源于最初的水利灌溉系统,

有人认为起源于最初的贸易网络,

也有人认为起源于宗教信仰……

但不论是哪一种理论,始终都只能解释部分类型的古文明起源,而不能解释所有类型的古文明起源。

而在姜典的认识中,人为认定区分出来的“文明”这一概念,本身是为了将自恃拥有高等智慧的人类,与其他蒙昧的生命区别开来。

从这个角度讲,文明实际上应该是人类祖先启灵生智,一步一步脱离蒙昧,逐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,将所见所知所感,高度抽象总结为一个个概念。

这些概念不断积累演化,互相组合引申,所形成的一套复杂的概念认知系统,才是所谓的文明。

因为只有这套抽象的,虚幻的概念认知系统,才是独属于人类的,将人类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的关键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其他类型相关阅读: 凹凸:这个神明太过病弱 原神:这个少年看似不良却很正义 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求生游戏:天灾个个不重样 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无限恐怖,我在惊悚综艺吃大瓜! 七龙珠Q 实教:D班正是需要培养的人才 穿进末世文:炮灰女配逆天改命 废土之上,我拖家带口去拾荒! 星界蚁族 S级新生她有亿点强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不正经的美少女师傅教我学道术 原神:我为傀儡师 天命阴阳师,请叫我阴司大人! 末日:我有一个装备栏? 末日天劫 天灾末世,到处都是惹不起的大佬 如懿传:嬿婉如春